中国:
Email: marketing@czchengteng.com
项目咨讯线路查询:400-780-8018 (限于工作咨询了解,另外的注意事项请拨号川沙公司总部打电话) 川沙公司总部通电话: +86 (21) 5859-1500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原晨光,药物化学专家,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厦门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University),曾任美国GD Searle 和Amgen 公司创新药研发部的主任研究员,厦门大学生科院兼职教授和成都海博为药业资深副总裁;四川省特聘专家,福建省“百人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厦门“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
具有30多年创新药研究经历,擅长创新药开发、创新药设计,尤其在 1.1类小分子创新药方面大有建树,对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有着独到和敏锐见解,是多个创新药物化合物的发明人。原晨光博士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已发表论文28篇,已获得美国化合物发明专利25项,近几年已申请中国专利20多项。
Q1 美迪西:祝贺祥根生物首款创新药SG1001成功获批临床,并达成授权合作。可以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款药物吗?SG1001对于祥根生物具有什么意义?
原晨光博士:SG1001是一款选择性靶向真菌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的抑制剂,对曲霉菌、赛多孢菌、青霉菌、木霉菌和马尔尼菲篮状菌均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真菌DHODH是其细胞内嘧啶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DHODH的活性来阻断嘧啶的生物合成通路,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该作用机制不同于所有已经上市的抗真菌药物,将对耐药曲霉菌感染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祥根生物经过4年多的努力,在兄弟公司的协助下,克服了很多困难,于今年的二月份按计划递交了IND 申请。SG1001口服片剂IND的成功获批,标志着祥根生物跻身于临床阶段的公司行列,为祥根生物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Q2 美迪西:在未来几年,预期祥根生物在研发管线方面有望迎来哪些里程碑进展?
原晨光博士:我们即将展开SG1001的海外IND申报,为未来的出海做好准备。同时我们已经开展了另一款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环肽化合物 SG5035的临床前研究,计划于2025年同时申报中美IND。除了抗真菌感染领域,我们已将早期药物发现的重心转向口服环肽创新药,有潜力的药物候选分子将会陆陆续续进入临床前研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这方面的消息能与大家分享。
Q3 美迪西:能否为我们分享一下我国目前的抗真菌领域发展处在什么阶段?有哪些急需解决抗感染领域短板?
原晨光博士: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低免人群,致死率高继发性感染。全球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创新药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低免人群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的临床需求,我国的情况尤其明显。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如卡泊芬净,两性霉素和康唑类等药物都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前上市的药物,在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依从性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临床需求,尤其严重的是对这些药物的耐药真菌已很常见,严重威胁低免人群的生命安全。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真菌创新药寥寥无几,且处于早期发现阶段,临床用药主要依赖仿药和海外创新药的引进,与我国现在的创新药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匹配。我们希望通过祥根生物的努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的重视,携手配合、加速发展我国自主开发的抗真菌感染创新药,以满足我国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
Q4 美迪西:要实现祥根生物抗感染产品的全部潜力,还有哪些关键挑战?能够有望解决哪些上述的痛点吗?
原晨光博士:抗感染创新药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推进。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抗感染和口服环肽的创新药研发公司,除了充分发挥自身搭建的平台效益,还需要与大型的药企和各领域的CRO、CDMO公司合作,才能更快地把我们发现的创新药推向临床, 推向市场。祥根生物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拥抱可利用的资源和资本,争取在生物医药领域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Q5 美迪西:有观点认为抗感染药物研发会是后疫情时代医药研发的一个主攻方向,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吗?
原晨光博士:我认同这一观点。2022年10月,世卫组织(WHO)发布了一份报告,着重介绍有史以来第一份“重点真菌病原体”清单(WHO FPPL),其中列有对公众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19种真菌。世卫组织的重点真菌病原体清单是全球第一次努力结合未满足的研发需求和预计的公共卫生重要性,对真菌病原体进行有系统的排序,以唤起各国政府和组织对真菌感染造成威胁的重视,尤其要重视对真菌感染的监控和治疗药物的开发,以避免造成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冠疫情期间,印度新冠患者毛霉菌感染的爆发,以及真菌合并感染造成新冠重症患者死亡率的大大升高,都在提示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感染公共卫生危机。
Q6 美迪西:展望下未来,您觉得新型抗生素需要符合什么特质?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会有哪些方向和趋势?
原晨光博士:新的作用机理(MOA),新的剂型,新的分子形式(modality), 更广谱的抗菌效应。突破耐药性和药物安全性限制使用是未来趋势。
Q7 美迪西:近几年,抗菌药物领域的研发一直在寻求突破和创新,您认为未来对于抗菌药物的开放还会在品种上有什么突破的可能吗?
原晨光博士:抗真菌领域创新药的发展非常缓慢,严重落后于临床需求,更是不能满足可能由真菌感染造成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广开思路,加强合作。我相信随着创新药行业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出现,以对抗威胁人类健康的超级真菌细菌。
Q8 美迪西:对您而言,运营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的最大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原晨光博士:资金。目前,中国的创新药研发的产业链已经比较完善,但创新药研发的投入还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充足的资金,将会让中国创新药研发以及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大大提高,成为我国的经济一个支柱产业。
Q9 美迪西:未来,您希望祥根生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能够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
原晨光博士:专注于解决临床需求的新药研发,保护人类健康。
Q10 美迪西:您在科研领域拥有超过20多项专利,您在科研领域的制胜法宝能否分享一下?或者对于生物医药感兴趣的高考生们,您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原晨光博士:科研成功依赖于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精进钻研。医药研发是一个需要持续创新、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且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惊喜和挑战并存。通过设计合成发明世界上不存在的全新分子,筛选出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的创新药物,造福人类和动植物,是一种很酷的人生。利用AI技术助力生物医药研发是未来发展趋势,愿感兴趣的考生们多元化发展自己的技能,成长为新一代药物开发的弄潮儿。
Q11 美迪西:中国创新药领域在近年在持续的奋力前行,您如何评价中国创新药的综合能力,对于未来,您认为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持续提升?
原晨光博士:中国创新药领域在近十几年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如相关人才的不断聚集,日益增多的创新药知识产权向海外转让,创新药出海成功的例子不断刷新。在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贡献。未来,我国可以在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以及政策的导向等方面不断加强。我相信,中国的创新药研发是大有可为的,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创新药研发的一个高地。
关于祥根生物
祥根动物公司设立于2023年,是一个家用心打造于抗细菌感柒多元化发展药和服用环肽的多元化发展医疗企业业,都有几乎选择产品研发的口服药治疗管道及成熟完善的企业化效果。祥根动物以“用心打造于解決医学需要量的抗癌口服药产品研发,自我保护人类历史安全健康”为愿景是什么,关键在于研发能为解決医学需要量的多元化发展口服药治疗。鉴于完正的独立自主多元化力,子公司在转眼的半年日期里开拓了朝着全世界的多多元化药供水管,进来1条供水管IND已获准,2条供水管占据诊疗税务申报一阶段性,2条供水管占据PCC一阶段性,是境内乃至于国际金上为数越来越多的专注力于抗病菌染病和服用环肽多元化药开拓的子公司之六。